2017年7月3日,有消息稱:
小米不久后將推出一款“
米家全變頻空調”,并由
長虹代工生產。
情理之中 小米并非首次進軍空調行業,2014年底,小米公司和美的集團雙雙發布公告,宣布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美的將以每股23.01元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66億元。本次發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集團總股本的1.288%。同時,小米科技可提名一位其核心高層管理人員為美的董事。

當然了,二者合作后,也確實搞出了些名堂。比如,小米與美的聯合打造了一款青春真智能炫彩空調,主打“一步快連”、“一鍵操作”以及“一手控制”的功能。
在當時,互聯網科技企業聯手傳統家電巨頭,這種強強聯合被寄予厚望。同時也正值董明珠與雷軍10億賭約后,雷軍選擇與格力的老對手美的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挖掘智能家居藍海市場也頗有話題性。
但現實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小米青春真智能炫彩空調還是上演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時至今日,小米也從未公布過這一空調的銷量,個中緣由,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對此,董明珠還吐槽: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
這兩年,隨著小米在家居業中宛若雜貨鋪一般的布置發展,外界紛紛猜測,空調,也必然會在小米的籌劃范圍。
而今天,小米米家生態鏈企業即將推出新的空調產品的消息,也意味著醞釀三年多的小米空調計劃,終于有望落地。
意料之外 雖然對于小米涉足空調行業并不意外,但合作對象還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并非有合作關系的美的。

小米美的合作款:青春真智能炫彩空調
小米與美的戰略合作3年來,真正業務上的協同并不多,而二者聯手打造的空調產品,似乎也并未掀起多大的波瀾。而隨著小米推出空凈、電飯煲等產品,直接將合作伙伴演變成了競爭對手,這當然是美的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因此,在業務方面小米與美的也很難真正協同起來。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小米入股美的,更像是一次財務投資而非真正具有戰略意義的協同合作。因此,目前的分道揚鑣也就不稀奇了。
而對小米來說,長虹在空調技術以及生產制造方面的雄厚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據悉,長虹在收購美菱后,已經能夠擠到白色家電領域的領先地位,長虹空調具有2千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還同時具備多項領先的專利技術,比如0.1度精微感技術、靜音風道技術、弧形蒸發器技術電子膨脹閥控制技術等。而在此之前,小米的空氣凈化器,也正是由長虹代工。
據報道,目前在國家3C質量認證中心網站,出現了一款型號為KFR-35GW/01ZM(M1)的空調,其申請人為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制造商為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名稱是“米家全變頻空調”。
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15年4月23日,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為小米科技的生態鏈企業。法人代表劉德,現為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負責工業設計及供應鏈管理團隊。目前,智米已成為一家專注智能環境電器的研發與生產企業,擁有小米空氣凈化器、智米電風扇、智米除菌加濕器。根據已經通過3C認證,以及能效標識備案的產品信息來看,屆時這款空調會采用小米品牌,還是智米品牌,尚不清楚。
由此可見,在空調領域淺嘗輒止未能掀起浪花的小米,這次將目光轉向了長虹,試圖借助長虹的技術經驗,來確保小米空調產品的品質。不過,在格力、美的雙寡頭占據6成以上市場份額的空調市場,小米要想實現顛覆之舉,頗有些任重道遠。
與此同時,市場對此還有另一種擔心:此次,公開曝光的小米空調項目的產品線,只是一款1.5匹空調。這在規;、品牌化驅動的空調產業,單單憑借一款產品就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幾乎沒有可能。畢竟,空調不像空氣凈化器,還涉及到物流配送后的上門安裝。這正是當前小米最大的短板和軟助:只是在天上飛,卻沒有在地上跑的能力。
一旦進入空調銷售的旺季,小米空調以現有的規模,很難會獲得第三方售后服務安裝商的優先保證。事實上,近年來小米生態企業云米在智能冰箱、智能廚電的拓展遲遲沒有進展,就已經暗示小米在空調項目上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