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節大促可以說是中國電商特有的文化,剛剛過去的618年中促銷讓京東、天貓等國內電商大佬賺得盆缽體滿。618剛過,當大家以為網購節“中場休息”的時候,亞馬遜卻在此時勾起大家“買買買”的欲望——昨天,亞馬遜開啟了全球第三屆Prime會員日,這是一個在美國堪比“黑五”的網上購物節。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中國今年也首次加入進來。截至目前,亞馬遜中國的海外購商店已經實現與亞馬遜美國、英國和日本三個站點的對接。據亞馬遜方面介紹,中國的Prime會員日于7月10日17點與日本同步開啟,并于7月12日15點與美國同步結束,也就是說,中國的Prime會員日將持續46小時,算是給中國Prime會員的一個福利。
在Prime會員日期間,亞馬遜中國將為Prime會員提供不同類型的優惠,這其中還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中美亞、英亞及日亞的數千個國際大牌,數萬個超值Prime會員專享優惠。此外,活動期間購買Kindle的用戶還會獲贈一年的Prime會員。
同樣是促銷,亞馬遜Prime會員日和京東618有什么不同? 首先,在受眾方面,618面向所有京東客戶,唯一的門檻就是你要有錢;Prime會員日只針對Prime會員,而Prime會員的最大福利是跨境商品滿一定額度后免運費,這對跨境消費頻次不高的用戶來說吸引力有限,因此Prime會員規模也受到限制,Prime會員日的受眾難敵618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這就好比說,山姆店和大潤發的人流量會一樣么?
其次,在品牌方面,剛剛過去的京東618,服飾、鞋靴等品類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除了國際大牌和傳統國內服裝品牌會在大促日“放血”外,很多互聯網起家的小眾品牌也逐漸走上了大促戰場。但這些品牌與亞馬遜還不能很好的適應,亞馬遜的品牌主要還是以國際品牌為主,在國內品牌方面略有失色。
另外,在商品方面,618還是以京東國內商品為主,京東全球購的參與程度一般,數據也鮮有露出。而亞馬遜Prime會員日則有著一些優勢,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全球的供貨商資源,亞馬遜海外購的選品以長尾商品為主,種類較為豐富,并同步了部分英亞和日亞的商品,會員跨境免郵也會為Prime會員日增色不少。
總的來說,618跟Prime會員日比起來各有利弊,對于Prime會員日來說,受眾有限恐怕是對其最大的限制。而今年亞馬遜中國首屆Prime會員日呈現出幾大特點:第一是全球跨境購買;第二是比黑五還低的折扣;第三是海外購免郵費;第四是時間跨度最長。
除了以上這些,小編覺得還有一個與618最不同的地方——沒有那么接地氣。亞馬遜為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還找來上千家品牌,提供數萬Prime會員專享優惠,包括樂高、休閑鞋品牌斯凱奇、索尼、箱包新秀麗、衛浴品牌Hansgrohe等。本來受眾有限,國內耳熟能詳的小品牌不在列已經讓一部分消費者止步了,大牌云集更加屬于中高端消費,有多少消費者愿意買單不得而知。
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亞馬遜必須要做點什么。 據美國研究公司e-marketer預計,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亞馬遜自然不會錯過。眾所周知,早在2014年時,亞馬遜就開始涉足中國市場,當時,他們斥資7500萬美元,從雷軍手中接盤中國最大的在線圖書銷售商卓越,并于2011年將其正式改名為亞馬遜中國。去年年末,亞馬遜將Prime會員服務引入中國,試圖吸引更多消費者。
但這個橫掃美國市場的電商在中國卻遲遲沒有拿下多少市場份額。市場研究公司iResearchChina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商市場規模達3780億美元,但亞馬遜的市場份額連1%都不到。與其相比,天貓與京東分別占據了56.6%與24.7%的市場份額。
Prime會員日對于亞馬遜來說,是在中國領土上本土化的一大步,表示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野心。從2016年亞馬遜中國第一次推出“黑色星期五”到Prime會員日,從不打廣告到線上廣告、線下活動聯動,說明亞馬遜認為等到了“中國消費者變得成熟、中國電商市場變得理性”的收割季節。但本土電商們一直陪伴在中國消費者左右,在谷歌、雅虎都節節潰敗的中國市場,亞馬遜還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舉措——Prime會員或許是一個好開始。

對于“PrimeDay”來說“Prime”才是最核心的點。據CIRP的數據,目前Prime會員每年在Amazon上購物的支出約為1200美元,是非會員的兩倍多。Prime會員的用戶粘性也很驚人,次年續約率高達91%。目前Prime會員總數約有6300萬,意味著Amazon一年的會員費就能收到數十億美元。
根據亞馬遜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亞馬遜海外購商店的銷售額是兩年前同期的11倍,亞馬遜Prime會員的數量相比去年上線首月增長了8倍。目前看來,首次登錄中國的Prime誠意十足。據介紹,在中國,Prime會員的每年收費標準是388元,目前正在進行的是188元/每年的優惠活動。亞馬遜Prime會員日期間,非Prime會員的中國消費者購買任意一款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均可免費獲得為期12個月的Prime會員。
關于Prime會員,中國消費者想得到的不止是包郵。 Prime會員日登陸中國,進一步豐富了Prime會員為中國用戶提供的權益。然而,這并不能完全滿足日益挑剔的中國消費者需求。目前中國的Prime會員能夠享受的權益主要還是集中在物流配送方面。
成為會員后,海外購單筆訂單滿200元,國內訂單零門檻,享受跨境訂單全年無限次免費配送。但是國內電商們提供了不一樣的配送方式:天貓和京東的海外購兼具保稅倉和海外直郵,網易考拉海購旗下自營產品則均來自保稅倉。
亞馬遜海外直郵多了國外段的路程,所以到貨慢。而中國消費者在國內電商“次/當日達”“211”的嬌慣下,對時間變得更敏感,亞馬遜即使推出了Prime會員也沒有太大時效優勢。消費者有那么多的跨境電商平臺,有更多商品可以選擇,沒必要購買會員綁定在亞馬遜上,因為同樣的商品免去運費后也不一定比其他平臺便宜。
其次,中國Prime會員與美亞Prime會員相比,很多服務仍然缺席。在美亞,Prime會員除物流配送方面的權益外,會員還可以觀看亞馬遜免費視頻、獲得更多免費書籍漫畫,借閱電子書、無限照片存儲、享受獨家提供的產品折扣等,這些增值服務基本上都沒引進國內。以亞馬遜PrimeVideo為例,它在去年12月向全球200個地區及國家開放,但是中國并不在內。

誠然,亞馬遜的全球優勢資源無可比擬,此次Prime會員日拿出了極大的熱情,給予中國消費者的優惠力度也不小,對于亞馬遜而言此舉應該能夠促進短期內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但是如果,不充分了解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慣、以及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環境,實現“全球視野”的“本地化”,那么會員日的火爆可能僅僅是停留在了表象。
所以,如何更加“接地氣”或許是亞馬遜在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適應和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