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顯示,2019年1-9月,中 家電(不含3C)全品類零售額為5748億元,同比下滑4.3%。整體家電市場陷入下行危機當中,呈現出黑弱、白橫、廚衛震蕩、新興品類不達預期的景象,度蓬勃發展的廚衛行業也開始進入震蕩調整期。中 家電行業的規;圃靸瀯菀殉蔀闅v史,家電市場進入下行通道。
但是,近10年來,與很多營收突破千億的集團軍企業遭遇發展天花板 樣,己經邁進萬億 的家電產業如何再造 個新萬億,實現從 萬億到兩萬億破局成為了難題。如何打開新的增長通道、如何探索新的增長方式、如何構建新的發展驅動成為了發展中的攔路虎。
美的&海爾:此消彼漲,多品類擴張
對于已開啟的中 家電產業的新競爭,行業品牌格局將加速寡頭化,不再是兩 分化,更不是過去的巨頭化,只有強者,不相信眼淚、更沒有投機者。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 、 席執行官張瑞敏所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企業所有的成功只不過是踏準了時代的節拍而已。今天我們的挑戰在于踏準物聯網時代的節拍。否則,不管你是多大的企業都會被時代所拋棄!
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爾冰箱、洗衣機、家用空調、熱水器、廚電的線下、線上市場份額均持續提升。其中冰箱、洗衣機持續擴大行業 者優勢,線下市場份額分別是第二名的3.1、2.0倍,線上市場份額分別是第二名的2.0、2.1倍。美的同樣如此,主要家電品類在中 市場的占比份額也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即便是在經濟下行的當下,美的海爾各品類依舊保持增長,其實力自然不容小噓。翻看它們的發展史,幾乎在每個歷史階段上,其都能做出符合當期社會背景、市場環境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戰略調整,這顯然并非巧合或是偶然。
目前,中 市場正在從存量裂變走向高度碎片化。四五 市場在談論“車厘子自由”,中產消費越來越理性,不愿為品牌溢價買單,年輕人追隨明星和KOL,為偶像 擲千金。僅僅 個美的或是海爾,已經無法覆蓋從 兩百塊到 萬塊的N個價格區間。同 個價格區間的用戶也開始多元化,同樣是追求性價比,小鎮青年和北漂族的品牌偏好差異很大。價格之外,出現了以興趣細分的垂直圈層,細分品牌、專業品牌快速崛起。
面對外部環境的刺激,美的海爾不斷改造自身。對于它們來說,子品牌之間消費群體的重合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不能把市場讓給他人,更何況中 市場那么大,足以容納多個品牌。美的海爾將多品牌之間,以及同 個品牌不同品類的關系維持在 個平衡點,在產品力上持續補課,大幅提升產品性能、穩定性、可靠性,同時打通多品類協同,為多品牌布局創造了條件,此消彼漲,共同進步。
華為&小米:從平臺到生態
越來越多的手機、互聯網等企業,借助物聯網時代的浪潮,依靠智能家居場景化的東風,快速進軍家電產業。從小米的低價搶量到華為的智慧突破口,甚至中間還有樂視、暴風等品牌的曇花 現,這些都讓家電企業和商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和生存困境。
相比起傳統家電廠商的擴展之路,跨界而來的品牌顯得獨辟蹊徑。
2014年,隨著物聯網、AI等技術興起,智能家居再次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但從市場發展來看,智能家居市場依然存在痛點。整個IoT產業是 個合作的產業,太多的利益方都只為各自而戰,形成了信息孤島化,達不到互聯互通的狀態。而華為基于自身技術優勢,發布了HUAWEI HiLink生態平臺。華為HiLink全屋智能基于HUAWEI HiLink,基于華為積累多年的AI、大數據、多協議連接等技術能力,聯合地產商和海量智能硬件廠家建立 個面向房屋基礎設施和家電的統 平臺,實現了智慧家居產品從前裝到后裝的全面統 。
如果說,華為為智能家居生活提供了平臺,那作為 家IOT企業,小米已經將智能生活貫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3年的年底,小米開始做生態鏈,并堅信在未來十年里,可能所有的這種電器電子設備都可能像手機 樣互聯互通,都可以通過手機實現智能化。時至今日,小米已經是全球 大的物聯網平臺,擁有近1億的設備的聯網量。所有的這些家具家電都是聯網的,像是我們熟悉的小米手環、手表、音響、窗簾、門、燈這些家具家電智能化的趨勢日加成熟。小米現在已經做到了可以用手機控制電飯煲,凈化器等電器。通過手機遠程控制電飯煲,可以實現什么時候開始煮飯,可以控制米飯的軟硬程度。
IOT是未來十年的時代選擇產物,它會迸發出巨大的動力,會推動整個商業邏輯和模式的變革。2019年5G時代的帶來,必將加速推動IOT的飛速發展,智能化聯網設備的需求將會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未來,家電市場競爭熱點將全面聚集IoT,智能家居將會掀起 場全行業的商業升維戰役。除了低價為主導的規;袌鰮寠Z,整個競爭的熱點將會在物聯網時代大潮下,轉向智慧家電的成套化銷售,以及全屋化落地, 終帶動家電企業經營模式從單 品類,向家居多品類的突破。
試問,家電廠商們做好向家居服務商的深層次、持續性變身的準備了嗎?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