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企業放假自然是為了合理的減產,為什么要合理減產?減產的目的自然是通過供需關系的變動來達到平衡,避免面板供大于求而導致面板價格持續下降,這樣會使得面板價格在一次來到低點,讓面板企業面臨虧損的境地。
時間來到今年三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充足,7月面板價格開始下跌,8月面板價格降幅較大,9月價格繼續下跌。據群智咨詢的數據,今年9月,50、55、65、75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環比8月下降1-3美元不等。
而進入下半年之后,全球電視市場并沒有明顯恢復的勢態,這也就導致了頭部面板企業并不想讓面板價格持續下行。奧維睿沃預計,上述幾大中國大陸面板廠2024年10月的產能利用率將降到50%-70%的區間。同時,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的面板廠也計劃按需生產。
總的來說,對我國面板企業而言,面板價格的波動確實影響非常大。因為對于一個傳統液晶電視面板這樣的夕陽產業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利潤可圖,價格戰競爭也非常嚴峻。加上全球液晶面板產能的供應非常充足,液晶面板領域面臨整合或洗牌的風險。
近年來,中國大陸地區投資建設了大量先進的顯示面板生產線,中國面板制造商的產能占到了全球總產能的60%以上。雖然我國面板占據全球大部分市場,但是這是犧牲掉利潤的情況下才能站穩腳跟,而且不僅如此,在液晶面板領域,很多面板企業需要依靠補貼才能存貨,更不用說盈利。
根據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A、龍騰光電、彩虹股份、TCL科技、和輝光電、LG-Display、三星顯示、友達、群創、信利國際等面板企業發布的2023年業績報告,僅有TCL華星和彩虹股份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00.04%和124.83%,其它的基本都是出于虧損的狀態。
不難看出,雖然液晶電視面板的產能主要在我國,但是面對不斷下降的液晶電視面板和需求低迷的電視行業,加上創新顯示技術面板的更替,我國面板企業還是面臨非常大的壓力。那么,我國該如何破局呢?
保持液晶面板領域的優勢,發展創新技術面板呢?
百姓家電網創始人、資深媒體人士楊帆表示,面對龐大的液晶面板產能和價格戰,我國面板企業應該斷臂求生,在適當保持液晶電視面板產能的同時,應該抓緊時間和機遇投入到新技術面板的研發和生產中。這樣才能既保持在液晶面板領域的話語權,又能發展創新顯示技術面板,一舉多得。
未來將是創新技術的市場,比如OLED、QD-OLED、Mini/Micro LED以及激光電視等等,在這些領域中,我國面板企業一直在努力,這才是我國面板企業所要考慮的未來。相信我國顯示領域還是一如既往的飛速發展,成為未來市場的佼佼者。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