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科業績的突然變臉,讓業內不解,但是查看飛科近些年的動作和戰略,也許危機已早有端倪。
業績為何突然腰斬?
回望飛科過去的成功,其中也許有時代因素在里面,20世紀90年代,飛科創始人李丐騰帶領團隊自主研制出國產第一款雙頭旋轉式剃須刀。之后又斥巨資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廣告,很快“飛科剃須刀”風靡大江南北。與當時的高端品牌如飛利浦等比較,飛科選擇了避開與高端品牌直接交鋒,而是采取了性價比策略,在中低端市場中快速占領了用戶的心智,隨后迎來高速發展,并于2016年在A股上市,飛科的成功是創新產品+營銷+渠道策略的多種因素的疊加作用。
在剃須刀打響招牌之后,飛科展開多元化產品策略,如今,除了剃須刀外,飛科電器還有電吹風、電動牙刷、理發器、沖牙器、電熨斗、加濕器、電熱水壺等多種產品。
2021年以來,飛科聚焦高端化市場,展開雙品牌策略,飛科主品牌專注高端市場,而博銳則主打低端市場,期望兩個品牌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補。
但是,2024年的業績大幅下滑,顯示了飛科的多元化和雙品牌戰略效果并不如人意,業績預告公布后,飛科電器對于業績下滑進行了說明,“其一由于公司處于雙品牌結構戰略調整的市場銜接過渡期以及消費環境變化的雙重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情況在本報告期承壓較大。二是本報告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相比去年有較大金額減少!
但是,梳理了飛科近一年的財務數據后,不難發現,飛科的問題早在2024年一季度已經顯示出來,2024年Q1-Q3,飛科電器連續三個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
此外,飛科電器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為35.06%,同比增加6.54個百分點。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費投入僅為6217萬元,同比下降19.76%,占當期營收比僅1.87%,一邊是大幅增長的營銷費用,一方面是下滑的研發費用,諸多業內人士認為飛科電器業績腰斬是重營銷輕研發的原因。
不能過于依賴過去的增長路徑
放大到行業層面來看,飛科電器也面臨著個護電器行業的加速分化,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個護小家電市場呈現出多樣的發展態勢,各品類銷售數據有喜有憂。其中電吹風零售額100億元,同比增加10.4%,電動牙刷零售額51.9億元,同比降低6.9%,電動剃須刀零售額86.1億元,同比降低8.1%。
飛科所倚賴的核心業務剃須刀行業因為大環境下用戶消費決策審慎、換新需求不足等多種原因,進入了規模停滯增長期,這或許也是飛科電器不斷加大營銷投入的背景原因之一。
而在電吹風、電動牙刷等品類發展上,徠芬、追覓等新興品牌在高速電吹風賽道快速崛起,競爭日益白熱化,但是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飛科作為老牌國貨,在高速電吹風品類上卻似乎并沒有明顯的創新引領。
電動牙刷在經歷過前幾年的火爆后,進入到負增長階段,具體到飛科電器,電吹風和電動牙刷等品類也未能明顯發揮“第二曲線”的增長作用。
有熟悉行業的人士認為,“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賽道先機上來看,飛科其實都擁有不錯的優勢,但是飛科過于依賴過去的增長路徑,在打磨產品上也缺乏耐心,尤其是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的當下,飛科將更多心思放在了營銷上,反而在產品研發上不見有更大的投入,這或許是飛科最應該正視的問題!
業績預告公布后,飛科股價也受到極大影響,連續幾天快速下跌,截止發稿日,飛科電器股價35.46元,總市值154.29億元,相較高點已經下跌30%多。
此次的業績下滑也為飛科敲響了警鐘,在這個時代,沒有什么方法是一勞永逸的。
值得肯定的是,飛科瞄準的高端化發展戰略依然是當下個護電器企業想要尋求進一步增長的確定性方向,也是行業邁進新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去年,飛科電器也推出了包括「機甲酷酷」等在內的多款新品,在多個場合,飛科電器董事長李丐騰也曾表示,創新和極致是飛科發展的核心動力。
曾經的技術和品牌積累,讓飛科在消費者心智層面依然有著較強的認可,如今面臨戰略調整陣痛期的飛科電器能否重拾昔日“中國剃須刀之王”的稱號,除了表面上的重營銷輕研發問題之外,飛科更應該關注企業想要長遠發展,是外部環境和內生動力相輔相成的問題,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技術進步和用戶需求及時調整戰略方向,找到并持續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形成差異化優勢。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