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隨著泰州隊榮耀登頂,“蘇超”聯賽在歡呼聲中圓滿落幕。南京奧體中心內涌入了62329名觀眾共同見證,也刷新了中國業余足球比賽現場觀賽人數的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自5月10日開賽以來,“蘇超”常規賽階段現場觀賽人數達211.89萬人,場均2.7萬人;線上直播累計觀看人次突破17.35億。進入淘汰賽后,熱度進一步攀升——場均觀眾逾4萬人、直播觀看人次達5833萬,較常規賽分別增長48%和160%以上。
從默默無聞到成為現象級IP,“蘇超”聯賽用實力書寫了一段傳奇。
蘇超破圈,家電品牌蜂擁而至
家電行業是中國較早涉足全球體育營銷的品類之一,面對蘇超賽事帶來的巨大流量,眾多家電品牌紛紛入局,結合蘇超賽事的獨特特性以及自身品牌的核心基因,打造出了多元化、極具創意的營銷矩陣。
在眾多參與品牌中,小天鵝作為無錫本土成長起來的品牌,主動將無錫隊認領為自己的“主隊”,攜手“無錫發布”為球迷送出迷你洗衣機。在第五輪比賽中,還推出“常州隊每進一球,就抽獎送哆啦A夢聯名款迷你洗衣機”的活動,成功激發了本地球迷的熱情!捌放+本土球隊+球迷福利”的營銷模式,既增強了地域認同感,又讓產品成為傳遞情感的媒介,達到了“可視化、可感知、可體驗”的營銷成效。小米同樣以“品牌+福利”作為營銷切入點,成為蘇超官方供應商后,通過抽獎形式向觀眾贈送小米手環,契合了賽事所倡導的健康理念。

家電品牌之所以紛紛涌入蘇超聯賽的營銷陣營,無疑是看中了蘇超作為優質營銷場景的巨大潛力。足球賽事的觀賽場景與家電核心產品的使用場景高度契合,從“觀看球賽用電視”到“看球賽需要空調、美食(冰箱)”,家電品牌能夠自然地融入家庭消費場景之中。家電品牌的贊助也隨著比賽的白熱化,實現了從產品功能層面到精神價值層面的躍升,將品牌與市民情感深度聯結。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盡管蘇超贊助席位價格不斷上漲,但與世界杯單場廣告動輒千萬的投入相比,蘇超“低成本、高關注度”的特點,成為家電品牌突破原有圈層、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有力武器。
在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未能如愿晉級的大背景下,蘇超賽事憑借“草根球員+職業選手”模式、13座城市文化的交融碰撞,以及“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口號,精準地契合了年輕群體的情感訴求,使蘇超聯賽超越了單純的競技范疇,演變成了一場全民參與的盛大狂歡。
蘇超好榜樣,家電不能只會“營銷”
從賽事初期的“冷啟動”階段,到最終掀起全民參與的狂潮,蘇超賽事的成功范例,為家電行業帶來的啟示遠不止于單一的營銷策略層面。
在蘇超爆火的過程中,“散裝江蘇”激活了城市榮譽感,就像網友戲稱:“”所以,當占據倒數第一很久的常州隊,進第一個球時,這種情感鏈接,也是家電品牌亟需的。
在蘇超賽事熱度攀升的進程中,“散裝江蘇”激活各城市的集體榮譽感,正如網絡上的調侃所言:“沒有黑幕,全是世仇!币虼,當長期處于積分榜末位的常州隊攻入首球時,全城高喊“過年了”。這種強烈的情感共鳴,正是家電品牌所渴望建立的與消費者之間的深度聯系。
家電品牌同樣可以借鑒地域文化的力量,針對不同地區推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定制產品。例如,針對廣州的早茶文化、四川的火鍋文化等地域特色飲食習慣,開發與之相匹配的家電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蘇超聯賽還催生一系列網絡熱梗,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各城市文旅部門緊跟社交熱點,迅速響應,誕生了“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南哥之爭”“常州筆畫保衛戰”等熱梗,引發全民參與。家電品牌亦可借鑒此道,邀請用戶參與產品命名等情感共創活動,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蘇超開創了“第二現場”的流量轉化模式,將賽場單點曝光變為全場景閉環。江蘇省商務系統聯合商業載體打造573個“蘇超第二現場”,集觀賽、購物、美食、互動娛樂于一體。通過“1元門票帶動7.3元周邊消費”的杠桿效應,促進了賽事與文旅、餐飲等行業的跨界融合;推出50多條“跟著蘇超游江蘇”跨區域主題線路,將A級旅游景區、熱門文博場館與旅游街區串聯起來,有效帶動了當地文旅消費的增長。

蘇超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有構建總冠名商、戰略合作伙伴等五級贊助體系,既容納京東、伊利等巨頭,也吸納“東哈燒烤”等街邊店,形成了多元共生的良好生態。構成了共生的常態。這與當前家電產業深入下沉市場的戰略方向契合。
在此框架下,家電企業可攜手家居、建材品牌,共同推出“整裝套餐”解決方案,有效緩解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的諸多困擾;借鑒蘇超“文旅+賽事”的成功模式,與酒店品牌展開深度合作,打造展示全套智能家電的樣板間。此外,還可參照蘇超“球隊自主招商”的靈活策略,授權區域經銷商與本地裝修公司、家政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提供集“銷售、安裝、維護”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充分激活本地資源,實現品牌扎根。
蘇超聯賽雖已落幕,但推動足球運動進一步向基層滲透的城市聯賽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比如據“南京發布”公眾號透露,2025年南京市足協超級聯賽將于11月開賽,旨在選拔并培養下一年度“蘇超”南京隊隊員,持續擴大足球運動在基層的影響力。正如家電品牌需要擺脫對促銷活動的過度依賴,構建持久的品牌價值體系一樣,品牌建設也應更加貼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需求。
結語:
當蘇超用一場草根足球賽證明,在注意力稀缺時代,最有力的營銷是“與用戶產生共鳴”,最穩固的增長方式是“與生態體系共同發展”。蘇超的成功并非偶然,家電品牌的興起同樣遵循這一規律。家電品牌若想實現自身的“品牌長青”,不妨從“蘇超現象”中汲取經驗,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歡迎提供相關證據,發送郵件至731801816@qq.com,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