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賺錢的時代,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各種企業拔地而起,新興行業應運而生,社會一派欣欣向榮。
于是,就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會采取一些所謂的捷徑,試圖搶先卡位,脫穎而出。但是你所選擇的捷徑,或許會成為彎路。
1 正逢雙十一電商節狂歡期間,商家們積極參與電商節的各種活動,為消費提供巨額現金紅包和優惠券,而消費者們也很買賬,沉浸在搶紅包、組戰隊、捉貓等等游戲當中,每年的雙十一,更像是一場商家與消費者的集體狂歡。
這段時間,商家樂于參與也是因為集中高度的曝光量,利于推廣品牌。因此,除了電商平臺聯合商家組織的活動,一些商家、廠家也會在自己的平臺,組織自家的活動,以分享雙十一帶來的紅利。

每次的雙十一電商節,家電、3C產品無疑是這場盛舉的主角。而這幾年大家電的增長放緩,廚電尤其是廚電領域的新品類增長很快,在活動中逐漸浮出水面,例如洗碗機、集成灶。
集成灶最近風頭很盛,當前階段所有的品牌還算是在同一起跑線,差距不大。如果能利用這個節點,剛好可以好好推廣,首先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某集成灶品牌雙十一期間,在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上就做了一場搶紅包的活動。
這場活動號稱總共有百萬元,持續10天,可謂聲勢浩大;顒酉薅咳巳螜C會,很幸運,筆者每次都抽到1元以上金額。根據活動規則,搶到的紅包總價值在1元以上,可轉入微信錢包。本人以為會自動進入錢包,然而并沒有。后臺詢問也沒有人搭理,這使得參與活動時的興奮感一掃而空。過了幾天才偶然發現原來活動頁面有一個小圖標指示如何提取紅包,這時對它失去的信任感才重拾起來。
說起來,這個集成灶品牌其實也算是有名氣,一直在賣力推廣自己的集成灶產品。其微信公眾平臺每天都堅持更新好幾條內容;蛟S正是因為自認為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據悉,想與其合作的媒體不少,但是即使不合作還是會利用對方平臺每天發布軟文。
客觀的說,在產品和品牌方面,它在業內是有自己的優勢的,但是不節制的輸出自己的優勢,而不重視互動和反饋,則很影響受眾群體的體驗。

2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三個人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用打車軟件叫車,發現報價完全不一樣,經常用打車軟件的人得到的報價最高。這說明,打車軟件背后有一套很意思的算法,知道某些人對價格不敏感。
筆者在外賣軟件上就有同樣的體會,每次下單都有機會發紅包并且搶紅包。有段時間得到的紅包都是滿31減3.1,而我用新號得到的紅包則是減9元10元的巨額優惠。

價格歧視針對的是這些對價格不敏感的人,而這類人群不是少數,商家只要通過在價格上稍稍使一點伎倆就能為企業創造巨額的利潤。那么企業是抵不住這種誘惑的,而且很多企業都是這么玩的。
這背后的技術支撐就是耳熟能詳的大數據,消費者的信息和消費習慣已經被標注。大數據帶來的結果是加劇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不平等。
這些企業已經很懂得并且熟稔的習得“不熟不殺”的手法。
價格歧視有點像魯迅說的: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價格歧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立竿見影。但不節制的使用,對自己的生存優勢是有很大的傷害。巴菲特說,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在哪里。

3 任何技法、任何機心都敵不過天性。機心在某些時候是要有的,莊子說:“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睘槭裁匆褂酶鞣N機器,因為能省力,提高效率。但只限于技法層面,如果長期使用這種方法,最后會上升為世界觀、方法論,上升為行為的潛意識模式,你都無法意識到這種思想業力。其實給人造成的損失和成本是很大的。
任何生物生存都是憑借一技之長。刺猬靠刺,蛇靠毒,老虎憑借兇猛……都是一個目的,就是獲得生存優勢。
但是一技之長會誤你。當你太依賴自己的技能時,這個技能會特化、固化,最后成為枷鎖。優勢本身是存在變量的,試用場景也是不固定的,如果兩格變量同時發生,那就很危險。因為你選擇優勢時,同時做了另外一種選擇,就是放棄其他的東西。
企業要謹慎機心過重。
有兩家酒店,評價都差不多。但其中有一家酒店的管理里有太多的機心。酒店是要給人溫暖的感覺,但是在它的設置里頭有很多小陷阱。比如你預定的時候,你不注意不取消某些服務就會默認選擇,比如上網要收120元/天,在很多酒店免費的情況下還“任性”地制定這樣一條標準。
顧客把一個玻璃的煙灰缸摔了,就問顧客要幾十塊錢,其實成本也就幾塊錢,但是消費者沒辦法,事實就是自己打破了。
為什么酒店要這樣做?因為它剛開始嘗到了甜頭,一旦要取消這樣的規定,將直接面臨利潤大幅下降。從這些小事上嘗到了甜頭,機心就會愈發發達。即使這家酒店的選址、格調再好,消費者也不愿意繼續在這樣充滿陷阱的地方消費。如同我們不愿意時時刻刻與一個充滿算計的人打交道一樣,那樣很累。
從財務報表來看,這些小陷阱對它是有好處的,財務報表很好看。但是一,它失去了潛在客戶,二是它會越來越染上這種習性。
第二家酒店不一樣,損壞多少價值的東西它都不要賠償,它提供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當然企業經營哪有免費的事?只不過是它節制自己的機心。
這種耍小花招、把價格歧視的手法做到極致的企業,它本質上是索取者,對客戶、對自身是有相當大的傷害的。

而在廚電行業,有這樣一家企業,它在行業已經沉浸40余年,就是來自臺灣的SAKURA櫻花。它看上去總是那么穩重,發展的步調不疾不徐,但是因為它始終把顧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在服務當中,四十余年,始終堅守原則,因此沉淀了眾多擁躉和老客戶。其口碑不僅在消費者當中相當好,在業內人士看來也由衷佩服,被稱為行業
信譽典范。
它不像許多外表光鮮亮麗的企業,如煙花一般絢爛、一瞬即逝,而是實實在在地存活著。
哈佛商業評論里有一句話說,經營自己或者經營企業的時候,我們會受到種種誘惑,會超一些道德上的便道,但是便道超多了,你的經營路徑就會逐漸固化,固化在一條不可掉頭的低等級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