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行業,
蘋果一直是行業中盛放的高嶺之花,與其他所有的安卓系統更是有著“云泥之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廣大消費者也是紛紛沖著這一點在心甘情愿的掏錢,這也極大的提高了蘋果品牌的
用戶粘性,諸多使用
安卓系統的手機品牌也在明里暗里對蘋果進行著不斷的模仿。
蘋果在用戶粘性方面的優勢一向非常明顯。韓聯社在今年8月援引韓國國際貿易協會發布的一份針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報告稱,iPhone在中國智能機市場的保有量最大,達到了1.71億。而在如此大基礎的市場保有量的前提下,外媒另一項針對手機方面的調查結果則顯示:70%的iPhone用戶表示換機時不會考慮其它品牌。該項調查的對象是2117名智能手機成年用戶,并且在這70%的用戶中,有八成表示計劃繼續保持蘋果忠誠度,47%的用戶表示擁有至少4部iPhone,有67%的人認為他們能買到的最好的手機就是iPhone。

而蘋果早在早期的用戶積累中,為他帶來巨大認可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孤島效應”的功勞。首先在外觀上與傳統的安卓機就形成了區別。在我國手機普及的初期,在鍵盤機逐漸向全屏手機的過渡過程中,大多數安卓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顯示屏最下方的三個功能按鍵,而蘋果則只有一個home鍵,并且整個面板的設計也相對大部分安卓機要簡潔很多。在一時間在國內引起了極大的熱潮,依舊記得當時涌現出了很多可以發光和大聲播放音樂、外觀相似的假貨,雖然這個現象在如今看起來滑稽又好笑,但的確可以說明當時蘋果手機比現在更加夸張的風靡一時。
其次不得不說、也是蘋果最為自豪的就是其IOS操作系統。在其他友商只能基于Android系統定制自家UI時,蘋果已經自己研發系統并在不斷改進。在國內手機市場興起的早期,蘋果的操作系統與在使用不久后就會卡頓的安卓機相比,顯現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也因此收到了極大的追捧。雖然目前也有許多高端安卓系統已經號稱達到了“用久也不卡頓”的水平,但也有相關人士指出:安卓后臺采用的是多線運行的方式,對性能的要求實質上會比IOS大很多,同一時間的訪問CPU的請求過多會導致每個應用分配的時間片和處理能力都很少,從而還是會給人感覺“跑不動”的感覺。
而“孤島”型的系統解決的不僅的是手機操作流暢感的問題,同時也賦予了平臺良好的生態環境。安卓系統的“管理概念”大多基于root權限,獲得root權限之后就意味著已經獲得了手機的最高權限,這時候你可以對手機中的任何文件(包括系統文件)執行所有增、刪、改、查的操作。這也為許多別有用心的軟件打開了方便之門,后臺偷跑流量、自動下載、自動運行給用戶帶來諸多煩惱。而IOS給用戶的權限則要少的多,App平臺等軟件獲取渠道也相對封閉,數據是強制全盤加密的,只要設置了密碼,基本就無法破解導出數據,還有遠程的刪除功能。這一點也反應在了社會新聞中:小偷投到安卓機可以刷機,但蘋果機則會選擇找原機主索要贖金。

的確,蘋果的“孤島”化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和經濟效益,但是,近年來蘋果卻在逐漸喪失自己的這一特色,有一種向安卓機演變的趨勢。僅以今年為例,蘋果更新了IOS11系統。但被網友指出,這個系統“很安卓”!控制中心提供了蜂窩數據的開關;原生支持GIF動畫;相機快速掃描二維碼;采用新一代壓縮技術,一張照片的容量體積相對縮小了一半。當然,最值得“吐槽”的還是控制中心的變化,極其安卓化。其次是10月15日,根據韓國先驅報的報道,一位蘋果工程師近期一直在使用一款“自帶觸控筆”的iPhone產品,有消息稱該設備有望將在2019年推出。而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對手寫筆的“厭煩”眾所周知,在第一代iPhone發布會上,他曾惡意調侃觸控筆,并暗示“手指就是最好的觸控筆”。不過,在喬布斯逝世六年后,這一言論可能會被蘋果親自打破。
而這也是有事實基礎的:最近一段時間iphone8不斷的傳出電池鼓包,導致屏幕爆裂的事件,雖然庫克出面表示iPhone8/8P的市場反饋良好,根據媒體的報道以及線上渠道數據顯然并不樂觀,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地區,iPhone8系列產品不再能延續以前再華瘋狂搶購的局面,網友戲稱新iphone這一次要“哭暈在廁所里”。
新產品賣不動的同時,其營收增長也在逐步放緩。蘋果第三財季營收454.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凈利潤為87.17億美元,同期增長12%。在中國市場,蘋果收入則出現連續6個季度下跌。而中國的安卓系手機品牌則一路凱歌,這或許也堅定了蘋果安卓化的決心。而在IOS9,蘋果也開放插件,允許軟件接口接入。
如果說之前的蘋果是一座孤島的話,那實際上也是一座冰山,現在已經有邊角在逐漸融入安卓的溪流之中了。
而手機作為智能化的先驅產品。對整個家電的智能化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如今,各個家電品牌也在做自己的智能化系統,大部分產品一如安卓系統,借助大平臺將自己的端口接入,實現更多品牌的連通與共享,免去了消費者在不同操作系統間的取舍,但也有家電品牌,將操作系統當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好單品的同時,利用操作系統綁定用戶和整套產品,但是,在蘋果都有所改變的情況下,且目前家電并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夠做到完全真正的“一家獨大”、完全影響消費者全部家電的選擇的前提下,智能家電的“獨島”在現實情況下,顯得意義不大。
如果家電類產品執意要當高嶺之花的話,端口的二次接入或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又會造成技術和成本上的難度,即使有想法也需要謹慎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