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些時候,日經新聞報道稱蘋果已經要求供應商將今年一季度的產量從去年11月的4000萬部削減一半,至2000萬部。在去年購物假期結束后iPhoneX銷售業績低于預期導致蘋果決定削減今年一季度產量。
受“蘋果大幅削減一季度
iPhoneX產量”消息的影響,公司股票周一開盤后一度下挫近2%,近一周市值已經蒸發450億美元,相當于去年一整年的利潤。
摩根大通科技和半導體行業分析師上周二在研報中稱,iPhoneX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訂單量將較去年第四季度環比減少50%之多。受此影響,預計iPhoneX在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將較上一季度減少33%,并將一季度iPhoneX的產量預期從3000萬下調到了2000萬部。

其實,除了iPhoneX降產外,國產品牌也是如此。2017年底,華為、OPPO、vivo等手機品牌近期紛紛向下調整訂單規模。供應鏈業者透露,從近期大陸品牌客戶拉貨狀況觀察,包括華為、OPPO、vivo等訂單縮水約10%以上。OPPO今年逐季向供應鏈下修出貨量,最近市場傳出OPPO本月又向供應鏈下修旗艦機種R11s拉貨量,下修幅度大約三成。
從業者認為華為、OPPO、vivo等下修訂單恐非短期現象,拉貨力道偏弱情形很可能一路延續至2018年第1季。
實際上,第1季向來是產業傳統淡季,智能手機品牌客戶拉貨情況恐難樂觀。
Canalys分析師賈沫表示:“2017年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整體呈下降趨勢,比如魅族這些以前有一定規模的廠商,降幅明顯。同時有樂視,酷派的慢慢邊緣化,在2018年,前五的廠商會讓市場更加固化,留給其他手機廠商的空間會更小!笔聦嵣,不僅僅是中小手機廠商,即便是對于手機排名前五的國內的廠商來說,銷量實現增長的壓力也不小。
OPPO副總裁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企業不能犯錯。他表示,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都在下滑,能夠活下去就不錯了。
確實,智能手機已經進入零增長時代,Canalys分析師表示,目前消費者已經完成了從基礎功能的電話到入門級智能手機的升級,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不斷延長,即便是現在市場上的入門級智能手機,功能也是非常齊全的,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已經達到了26.8個月,所以換機的意愿并不高。

除此之外,創新力的不明顯導致消費者被動換機意愿變得不強烈。吳強對記者表示:“智能手機行業大半年沒有技術創新的產品了!边@種趨勢仍然會持續,2018年的挑戰甚至會強于2017年,整體市場依然會略有下降。
在市場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各大智能手機品牌都在零和博弈,在小米和華為等品牌的激進市場戰略下,OPPO希望探索一種“超級旗艦店”的模式,來更好地樹立OPPO的品牌形象。
2017年年底OPPO在上海開設了全球首家“超級旗艦店”,希望“摒棄”過去OPPO店鋪銷售“拉人”的“套路”,并且對店內員工不設KPI考核,開設更多的分享課程與消費者進行溝通。
vivo則從產品的角度出發,來提升品牌的調性。1月24日,vivo推出了X20Plus屏幕指紋版,售價是3598元人民幣,這也是市面上首款搭載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量產機型。vivo創始人沈煒表示,vivo愿意在科技創新上持續的投入,同時也認為vivo是每次科技創新的受益者。
華為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AI手機”上。余承東說,現在是APP時代,但未來一定是AI時代。
小米在2017年的重點放在了國際市場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不久前在接受一財科技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小米的國際業務成長了300%,而預計2018年也會達到100%。
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各大品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未來手機市場的殘酷的競爭大戲將繼續上演,余承東強調,目前手機市場仍然在洗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大部分品牌都會消失掉,未來全球也就剩下三家,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