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的超級假期并未明顯促進家電市場的銷售。眾多家電品類都遭遇到了大幅度下滑,讓整個家電業意識到,旺季不旺已成現實。銷量雖然下滑,但眾多
大品牌卻是逆勢增長,占據了銷售大份額。
各品類出現領頭羊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十一八天長假中,在空調方面,格力每天的銷售份額約為36.2%,美的占據26.2%。在8天(10月1日-10月8日)累計銷售機型TOP30中,格力占據13席位,前十位狂瀾7個席位,美的占據12個席位。洗衣機方面,海爾每天占據銷售份額為31.5%,小天鵝為20.1%。在8天累計銷售機型TOP30中,海爾獲得11席位,前十位為占據7個席位,小天鵝一共為9席。冰箱方面,海爾每天占據銷售份額24%,在8天TOP30中,占據14席位。油煙機方面,老板的銷售份額為32%,方太為24%,在8天TOP30中,老板占據12席位,方太為11位。電儲水熱水器方面,A.O.史密斯獨占鰲頭,每天均能占據39%的銷售份額,海爾為27%,在8天TOP30中,A.O.史密斯占據16席,海爾為11。燃氣熱水器方面,A.O.史密斯銷售份額為21%,在8天TOP30中,A.O.史密斯占據12席位。
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發現,家電行業的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各品類出現了領頭羊,占據了大份額,剩余品牌再進行份額分割。這些領頭羊往往價格不菲,十一假期價格中,格力空調銷售價在6000元左右,海爾冰箱6000元,方太煙機在4000-5000元,A.O.史密斯的燃熱在5000-6000元,電熱在4000元。家電品類逐漸向高端高價型,多品牌的廝殺變成了領頭品牌之間的角逐。
什么造就高銷量? 這些家電領頭羊都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特點,是央視的?。央視是我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和思想文化陣地,面向全球。在國人心中,央視是標桿,能上央視的產品,必定是優質產品,無形中認同了這些產品,增加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品牌忠誠度表現為消費者的重復購買、連帶購買與推薦購買能力。最典型的就是APPLE的粉絲——果粉。很多消費者購買了iPhone后對這個品牌認可,后續更換手機仍舊選擇iPhone以外,還會購買iPad、Watch、Mac等產品,追逐蘋果旗下的產品。這就是品牌忠誠度的表現。在家電方面這種忠誠度自然不少,消費者王阿姨是央視的熱衷者,在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中看到了方太,隨后又在CCTV-1《新聞聯播》看了“方太集團:綠色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的介紹,甚是心動,購買了方太的洗碗機,隨后了陸陸續續更換了煙機、灶具、熱水器等產品,還在別人需要購買家電時,強勢安利方太的產品。央視加上消費者親身經歷為方太又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老板電器

美的集團

方太集團
細數央視五年以來的家電廣告客戶投放情況,美的、格力、海爾等大品牌,皆是央視的?。而且像美的、格力僅央視一個平臺的廣告投放量都在幾億元以上。近年來,阿里、京東、蘇寧、國美等強勢的渠道零售商,老板、方太、A.O.史密斯等細分家電領域的領導者,都紛紛在加大廣告投放量。從具有大價值的媒體大平臺,到流動的高鐵動車,時常都能看見這些廣告。
很多人都很奇怪,不斷的投入廣告,擴大知名度是新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小米的生態鏈企業云米。作為一個新興的凈水企業,邀請了楊冪代言;新集成灶品牌威可多邀請了陸毅當代言人,在地方衛視、新媒體等平臺投廣告……像海爾、美的、格力、老板、方太等大品牌已經是家喻戶曉,其優質的產品即便沒有廣告,僅靠消費者的口口相傳,也會有很多人會去購買產品。為何還要借助央視等平臺頻頻打廣告?
實際上,持續投放廣告,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提高市場銷售,建立更好的品牌資產和認知度,維護自身品牌在行業地位和口碑。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已有消費者的忠誠度,同時影響大部分的不忠誠、隨機性消費群體。而這一部分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則占據著家電零售市場一半以上的比重。目前中國的家電群體處于升級迭代中,新潮的80后90后消費者和60后70后的消費需求大有不同。他們生活成長在互聯網時代,不斷的通過廣告等方式和手段,與年輕消費者交流與交互,擴大銷售,成為了很多家電品牌的首選。
領頭家電品牌之間的博弈遠不是當初洗牌時的大清洗,高手過招,招招“致命”。要保持持續的品牌和市場投入,各大媒體的廣告無疑是最佳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