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11”的日益臨近,各大電商開始摩拳擦掌,屏蔽掉那些一年又一年的陳詞濫調,與往年打折促銷不同的是,今年無人超市、無人倉庫、無人配送貨車等黑科技成為電商的新賣點。蘇寧、京東三天之內相繼舉行了與“雙11”相關的發布會。
似乎早有預謀,只等“雙11”這個舞臺。半個月前,京東的一段無人倉庫視頻刷爆朋友圈,更早前,無人機配送被不斷曝光;一周前,云棲大會,阿里高調成立達摩院,3年投入千億支持前沿技術研發。本周,在發布會上,被媒體稱為引爆蘇寧發布會現場的是一部機器人,京東的發布會上,同樣提到了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內的多種新技術應用,并重點推出了其與騰訊合作提供的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
5年前,無論網購節還是日常的電商競爭,簡單粗暴,低價營銷、地毯式砸廣告,比的是誰比誰更“賤”;3年前,物流配送成為新的戰斗力,比的是誰更“快”;2年前,稍微高級一點的打法開始,馬云在當時的云棲大會上喊出了DT時代來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大規模應用。而今年,電商對于技術的運用以初步全面化、系統化,從前端對用戶的營銷,到中端的商家服務,再到后端的倉儲配送,技術等影子隨處可見。
9月在2017網絡安全博覽會上,阿里巴巴向外界展示了十大黑科技。具體包括“錢盾全局防釣魚技術”、“天貓精靈-錢盾防騙智能機器人”、“反黃牛技術”,以及“酒店入住核身技術”、“物聯網安全技術”、“御城河信息防控技術”、“聲紋識別技術”、“內容安全檢測技術”等。

10月11日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在正式宣布成立“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與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預計3年內投資1000億人民幣用于技術研發。
公開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目前擁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成立達摩院更進一步展現這家公司在全球高科技領域的雄心。據了解,它將與阿里巴巴集團現有的研發體系保持相對獨立,專注于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研究。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松現場透露,11·11期間,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將在京東全球總部園區正式開業。京東無人便利店背后的京東智能門店科技系統(D-Mart)是全球首個低造價、可模塊化組裝的智能門店解決方案,其中包含智能貨架、智能感知攝像頭、智能稱重結算臺、智能廣告牌等模塊,能靈活組合,適應超市、便利店、加油站、機場、酒店等各種應用場景。

而“京東X無人超市”則通過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打造了全場景、即拿即走、數字化運營的完整無人店方案。京東將人臉識別作為用戶進門憑證,初次進入時綁定用戶身份和支付信息,一次綁定“保終身”。在購物和支付過程中使用RFID、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保證用戶最流暢的購物體驗——只要隨意挑選貨物,通過結算通道走出超市即可。
除了無人店,京東自主研發的全流程無人倉也將在11·11期間于上海投用。全流程無人倉實現了從入庫、存儲、包裝、分揀的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具備日處理20萬單的能力。此外,今年6.18京東就已正式運營的無人機、配送機器人運營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目前京東的無人機已經在西安、宿遷等地開通數十條航線;配送機器人已在北京、浙江、陜西、湖南等多地園區運營;京東在國內物流領域首次推出的無人貨車也在密集測試中。
今年蘇寧易購打出“雙十一”的主題:“不止所見,嗨購11天”。其中,黑科技是一個關鍵元素,其意圖通過“黑科技”來引爆、爭奪購物市場。
所謂的黑科技,即指高科技泛濫之后演變出來更強大或者更先進的技術以及創新、軟硬件結合等,也包括基于現有技術的改進升級和改產品的使用體驗等。好鋼用在刀刃上,自然黑科技就要用在“雙十一”的關鍵節點上。

首先,蘇寧智慧物流被外界稱為“黑科技競速的領跑者”,目前超級云倉已運行一周年,實現了全流程自動揀選!疤K寧不止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將不斷借助數據,探索最優路徑!睘榇,蘇寧宣布開啟“共享數據”,為供應商提供自定義和個性化的數據服務支撐。具體而言,“共享數據”主要通過與工廠數據進行對接,實現供應鏈全鏈路數據共享。比如,依托今年試點的海爾、奧克斯,蘇寧打通雙方進銷存,從采購訂單下達、工廠確認、排產、物流運輸、采購訂單入庫等全鏈路監控,不僅有利于銷售管理,也為后續自動補貨奠定數據基礎。最終,共享數據形成雙向開放生態閉環,蘇寧的數據對供應商開放的同時,工廠的數據也回傳蘇寧,提升雙方的供應鏈效率、商品精準營銷。

歷史能看多遠,未來就能看多遠。電商科技化也是對未來的一次押注,正如京東自建物流曾經不被投資方看好一樣,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表示,京東的無人機送貨等創新做法,在目前成本還太高,未必能突破小范圍試點。但一旦京東的“黑科技們”的商業化落地被驗證成功,其技術實力也可在未來賦能給全產業,從而升級為一家科技基礎設施公司。
其實,電商的科技化是被動的,早期電商的發展主要憑借還未“開化”的龐大潛在用戶群,即流量的紅利期,憑借低價,輔以大規模廣告轟炸,流量源源不斷。但經過近10年的互聯網普及,流量紅利時代趨于結束,簡單粗暴的發展方式顯然難以為繼。當然,具體的平臺也在不斷彌補短板搶奪彼此的流量,比如京東在3C家電品類之外,拓展了更加豐富的SKU,阿里成立菜鳥網絡,提升倉儲配送能力。
技術show的高潮部分在倉配。商家與用戶的感受簡單明了,寄收是否更快,服務是否更好。而對于電商平臺而言,則是技術的應用是否落地和流暢,是否還會爆倉。在京東關于無人倉的推廣之后,蘇寧也跟進了一波,并且在此次發布會上同樣提到了無人智能倉。相對于營銷的技術運用,倉配更加高大上,需要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機械、物聯網等等技術全融合?纯磦}庫中的那些機械臂、分揀和搬運機器人,身上都照耀著高科技的光芒。而無人飛機配送,盡管還未大規模應用,但是也是一種在配送環節的技術探索。
這些投入遠比增加幾個SKU大的多的多,但一旦落地,其創造的價值也比增加SKU大的多的多。就目前而言,無論阿里還是京東,依然屬于傳統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無論聚集了多么龐大程序員、工程師隊伍,要想實現全面科技化,似乎也不現實。否則,阿里也不用花那么多錢做達摩院。
三天之內的這兩場發布會,也都提到了無人店和線下店,提到了多種渠道的融合。如果以傳統思維來講,依然是線下線下互相導流的陳詞濫調。但是從技術角度而言,確實一次實戰,通過技術的手段彌合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割裂。
而從行業pk手法來看,如今的雙十一不再只是簡單粗暴的降價促銷,而是更具科技含量的博弈。因為流量依然囿于傳統業務,而技術則有外延的可能,這才是值得我們鼓勵的。畢竟,雙11不能只留下一堆低價的喧鬧,擁抱科技,以科技推動產業往更先進的層面進展才是正途。
當用戶還在搶尿不濕的時候,電商巨頭們已經開始搶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