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本是一個合家團圓,令人期待的傳統節日。但是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一過春節,除了心懷過節的喜悅之外,現在人們還伴隨著一種收不到快遞的恐慌。
每年2月左右是招工用工的高峰期,過去常常聽說制造業用工荒、招工難,但今年媒體報道中的主角變成了快遞行業。有快遞業業內人士表示,有的網點到崗人數僅一半;瘋狂招人會騎三輪車就能上崗……

雖然以前媒體熱炒快遞行業月薪過萬,曾經讓很多人躍躍欲試,希望加入“萬元俱樂部”。但是一入行深似海,快遞行業畢竟是辛苦活,一般都是底薪加上提成。據快遞員透露,月入過萬都是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的,也只有極少部分快遞員在雙11這樣的購物狂歡節才能達到。一般快遞員的福利也不好,不僅靠天吃飯,公司還不給交保險,有時還會遭到客戶投訴甚至毆打。辛苦又沒尊嚴,讓快遞行業以及從業人員惴惴不安,人心不穩。
反觀順豐,員工統一制服和送貨車,順豐的快遞小哥給客戶的感覺更像是正規軍,公司還為員工繳納五險,相對其他快遞員來說,既有保障又體面。而京東的派件員則待遇更好了,京東CEO劉強東是出了名的關心底層群眾的生產生活,不僅給京東派送員繳納五險一金,還提供員工宿舍,辦幼兒園等等,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
我們發現通常一個公司的福利和發展的能力是成正相關的,或者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發展的越好的企業往往越為員工考慮,企業文化越有凝聚力。而如果公司的企業文化是有凝聚力的,那么員工的人心是聚攏的,一個有吸引力、凝聚力的團隊,那么公司還會發展的不好嗎?還會常常擔心人心不穩、招不到人嗎?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一個公司要穩定可持續發展,不僅靠持續的技術創新、精細化管理等等,內部人員一定是奔著一個目標使勁的,是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在快遞業,干的是體力活,很多都是背井離鄉的底層群眾,而如果沒有給他們提供良好的保障,那他們何來歸屬感?他們為什么而拼?
再看同樣需要大量一線員工的制造業,
家電行業就屬于制造業,招工難的聲音似乎越來越弱。
首先,企業不再需要更多的一線工人。 在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領指導下,以美的、萬和、美大等品牌為代表的廚電企業紛紛響應,對傳統的制造進行了智能化的改造。
美的廚電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能制造,決不是“機器代人”甚至是“用幾條機器手臂”那么簡單。在美的看來,智能制造是一個系統,是由互聯網和物聯網深度交融為基礎的數據和產品的流動。其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機器代人、無人工廠,僅僅是作為美的智能制造項目的一個必要環節。
走進萬和位于容桂高黎的生產車間,生產線上數臺單臂機械手、光學識別送料機和高精密沖床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取代了工人的忙碌。這些智能化設備每年可幫萬和節約數十萬元的人工成本。
2017年6月,萬和與ABB機器人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智能制造、機器人生產等方面深度合作,進一步為萬和智慧工廠的建設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
國內集成灶行業首家上市企業浙江美大在2017年引進了德國通快數控轉塔沖床和數控激光切割機,加拿大愛克數控折彎機和剪板機,以及瑞典ABB激光焊接機器人等國際先進的高端制造裝備。以智能沖壓生產線為例,原先1臺沖床需要1位操作工、1位輔助工,現在6臺250噸的沖床只需要1個人照看電腦就行了,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大為提高加工精度,還保障了操作的安全。
在這一輪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改革的驅動下,企業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家電制造行業在轟轟烈的智能化改造進程中或將重塑行業格局。
一方面是大量制造業向高端轉型,需要更高層次的員工。二是珠三角、江浙等沿海地區重點整治環保、排污,用工成本上升,老板們紛紛回家鄉建廠;一些成功創業的老板回歸家鄉,投資工業園。大規模的產業向內地轉移,以及新興行業的興起,為內地帶來了就業崗位。外來務工人員不用背井離鄉、拋家舍業找活干,而是回流到家鄉回到家人身邊,也能找到工作。

其次,優秀的企業能夠留住人才。 這幾天,各個公司都開工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發表了新年開工動員講話,鼓舞士氣再創佳績,隨后更是決定給每位員工每月加薪1000元。董明珠說:“企業發展必須要有精神,沒有精神,逐利而行,是不可能長久的,集體共贏才是我們的夢想。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而是希望通過這個目標的實現,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在精神上有收獲,在物質上有收獲!
這不是格力電器第一次全員加薪,2016年那個炎熱的夏天,格力電器宣布給每位安裝工人補貼100元一臺的補貼,對他們來說雖辛苦卻也幸福。

高端廚電代表方太是業內企業文化最鮮明的代表,方太“以儒治企”,方太用儒家文化培育全體員工對顧客的愛心,對解決顧客痛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形成全面深入的全員創新文化,這充足了員工的精神世界。
同時為成就全體方太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讓方太這個大家庭更加美好,前幾年方太推行全員身股制。2012年,方太的身股制開始新一輪調整,集團副總裁級別崗位身股實行獨立計算,部長和總監級別身股數量也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對于各地的分子公司,從2012年起,身股分紅與集團總部脫鉤(即分子公司員工不再享受集團身股分紅,但預留利潤比例將大幅提升,其身股單價也將隨之大幅提升),在繳納約50%左右利潤給集團公司后,剩余50%都將折算到身股單價中獎勵給持股員工,尤其是向分子公司經理傾斜。
方太管理人員指出,很多新員工對享受身股制都很期待,尤其是中高層,收入會增加不少,留人作用顯著。
當然,一切好的愿望是建立在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不管是快遞行業還是家電制造業,沒有技術和創新作為基石、以單一的生產和運作方式,這樣的企業生存下來是很困難的。京東用強大的物流體系,逐步實現全供應鏈“無人化”;家電制造業則通過打造智能制造工廠來完成企業升級。
有了核心競爭力,還要看企業文化夠不夠有凝聚力,這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因素;蛟S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能從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福利制度,看到一個企業在面臨發展變化和市場競爭時展現的自信和企業的未來。